查看原文
其他

末日博士:中国经济需要发展国内服务业和消费

吾楼 中美聚焦 2024-05-01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曾准确预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美国经济学家、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白宫经济顾问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参加了今年3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4月4日,他在Project Syndicate网站发文,谈及了他对此次论坛的观察和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思考。他在文章中围绕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这一话题,建议中国提升民营企业的信心,侧重国内服务业和私人消费,找到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以下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大家讨论的焦点是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毕竟,很少有新兴经济体能够成功跻身高等收入国家行列。


中国会是例外吗?经历30多年接近10%的年增长率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在这一十年开始放缓。即使在去年疫情后的强势反弹之年,中国经济增速为5.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到2028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将降至3.4%。有分析师预计,这十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仅为3%。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中国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是结构性的,而非周期性的。除其他因素外,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过快、房地产问题、大量私人债务和公共债务(目前接近GDP的300%)。由于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放贷,信贷推动的投资增长过快。与此同时,中国对一些科技行业和私营企业的整顿,也影响了商业信心和私人投资。



在这个“去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新时期,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似乎已难以为继。西方在地缘政治驱动下的技术制裁,限制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增长,削减了中国的FDI(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国内家庭的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原因是社保不足和家庭收入占比低)的双重影响进一步阻碍了经济增长。


中国旧的增长模式已被打破。最初,中国工资水平低(因此具有国际竞争力),这意味着中国可以依靠轻工业和出口,然后再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现在,中国提倡以技术先进的制造业和出口(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绿色和高科技产品)为基础的高质量增长,并向国有企业提供财政激励。但如果内需和私人消费没有相应的增长,对这些行业的过度投资将导致产能过剩和全球市场倾销。


中国相对于国内需求的“供应过剩”状况已经带来了通缩压力,加剧了长期停滞的风险。当中国更小、更穷的时候,其出口的急剧增长在全球市场上是可控的。但现在,既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旦有过剩产能的“倾销”,将招致其他国家针对中国商品的更严厉关税和保护主义举措。



因此,中国经济需要一种新的增长模式,侧重国内服务业(而非商品)和私人消费带动的增长。以全球标准衡量,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过低。尽管中国继续谈论如何提振内需,但也似乎不愿采取刺激私人消费和减少预防性家庭储蓄所需的财政和其他相关政策。


这种情况要求:提高养老金福利、增加医疗保健和事业保险、为目前无法获得公共服务的农民工提供永久城市居住权、提高(经通胀调整)实际工资,并采取措施将国有企业利润重新分配给家庭,使他们能够更多地消费。


中国显然需要提振私营部门的信心,并以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重振经济增长,但中国是否充分认识到其面临的挑战,尚不清楚。中国现在意识到需要与私营部门和国际跨国公司接触,以恢复它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促进FDI、私营部门主导的增长和私人消费。但也有一些观察人士持悲观态度。


关于改革和吸引外国投资的高谈阔论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中国在未来一年采取的实际政策,将表明中国是否能够绕过中等收入陷阱,回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的道路上。




►►►

推荐阅读

当“时代转折”遇上“百年变局”


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将回归合理区间


美国对华科技竞争应有边界


地缘技术视角下的中美博弈


对话兰普顿:中美竞争与合作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植根于农业


保持理性有助于防止谣言伤害中美关系


斯蒂芬·罗奇:美国须审慎考虑抹黑中国的后果


乌克兰战争第三年:解开了地缘政治方程


拜登特朗普再次对决 这对中国是一把双刃剑


《外交事务》:美国需要“2.0版的缓和政策”应对中国


美国力挺菲律宾对抗中国 拜登国情咨文中外交为选战服务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